方施安兄 发表于 2024-10-16 03:22:03

从“微刺激”到未来经济之猜想

  根据官方数据,2013年中国服务业首次超过工业,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4.9%,而第三产业比重达到46.1%,比第二产业比重高2.2个百分点,但距离发达国家大约70%的平均水准还有差距。第三产业吸纳就业能力好于第一产业与第二产业,随着其比例提高,新增就业岗位的提升空间潜力巨大。(此段文字来自《金融时报》)
  随着国家(地域)发展的必然规律,首先,必然会出现从事农业的人口逐年减少,工业开始兴旺并发达起来。但这会出现另一种局面,即“产品过剩”。对于一个急于强大起来的国家或地区,甚至对于一个普通家庭来讲,这都是必然产生的后果,正因如此,必然会刺激人们即消费者对第三产业的需求变得更为迫切。目前我们的中国正处于这样一个发展阶段。
  那么,可以预判:粗放式工业会消失;低端工业逐渐会被淘汰;中高端工业会更有竞争力;从事工业的人员会逐渐减少直到某一平衡需求点。更重要的是,商业将会成为主要的劳动力市场,人们更多地会通过繁杂的商业找到工作。
  中国经济目前正处于痛苦地转型期,国际几大经济体系并不是非常乐于与中国做生意,因此来讲,这个转型是较为艰难的。虽然一般民众对此的感觉不会很敏感,即不会感到很难受,但会感到钱越来越不够用等现象。不过由于中国较绝对的消费优势以及正在进行中的经济对外优惠政策改革必定会吸引更多的投资,转型的痛苦虽然难免,但并不会很久。
  工业的发展应趋于中高端企业,避免急功近利与短期套现的发展观念。另外,无论对于个人还是对于政府部门来讲,鼓励商业将会对未来区域的发展、民众的就业产生积极的影响。
  用一种比较通俗的讲法,所谓第一二三产业可以粗略地理解为农业、工业、商业。从前我们一提起这三大产业的时候往往说成“工、农、商”,而那正是我国发展的最初阶段,即以工业为重点,农业和商业为辅助的发展模式,但这种发展模式已经出现了过剩而同时需求相对不足的阶段。目前也正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基本结束的时期,即现在。这样的局面一定会造成经济放缓,生产效率降低的现象,即生产所能带来的价值趋势向下的现象已经呈现出来。要改变这一现状,政府必然会想办法促使经济(整)体去寻找突破口,即进入经济发展的下一阶段,以商业为主,工业和农业为辅的发展阶段。
  商业是工业与农业、基本人口间不可或缺的中间环节,也是一个国家或区域直接表达其发达程度的标准。商业的发达不仅能吸收人口就业问题,也能提升当地人口的收入水平,同时也就相比工业来说减少负面(如环境)影响,更环保地促进经济进入高品质的发展。从另一个侧面讲,商业的发展也能吸引工业入驻,同时吸引劳动力集中,减少从事农业人口的比重,使农业更加集约化、现代化,从而也带动了农业的发展。
  或许在未来的某个时候人们会突然间意识到,当我们再提起“工、农、商”的时候可能要改称它为“商、工、农”,即经济发展的比重划分已经从工业为领头羊转化为以商业为主要表达方式的发达经济体系。
  中国每年都有上千万的大学生毕业,如何消化这部分高等人才也是摆在政府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随着这些高等级人才面向就业,城市的就业机会也就面临着重大考验,而仅仅依靠工业,或者说仅仅依靠低效率的工业是很难消化这一高等级队伍的。如果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就会造成人才流失、人才荒废的现象。我想这是一种损失,而且是我们自己造成的损失。
  试看我们县的商业发展,其地域相关性,即与本地工业的发展程度其实并不是很大(这也是商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也就是本地商业与本地的工业的相关性)。水造出来后运往更有利于商品批发的城市,煤碳业又是一种很粗犷的工业,药材生产又因土地面积、天气、大经济环境等因素制约着它的发展,除非一改目前这种倒卖的发展方式才有可能真正地改变药材业的发展。而除此之外的本地工业又没有什么值得一提的企业,并且与本地商业的关联性也不是非常大,大部分小型工业还停留在“拼接、组装、粗加工”等领域。更加不符合中央精神的是还存在着一些制造污染的企业存在,而这却是我们国家目前更要迫使其倒闭的领域。(目前的信贷紧缩针对的不仅仅是楼市,还有那些小型的低端工业企业。无可回避的一个潜在现象就是——国家在迫使这类企业倒闭,以为经济转型后的未来中国经济(或企业)创造更好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各种资源配置上的支持。信贷紧缩也有其它原因,比如国际货币间的博弈等。)
  一个城市的发展水平是可以从商业气氛中表现出来的,而简单地依靠工业税收支持的财政以及靠出卖土地所带来的财政数据是无法使经济长期维持的。并且这种发展方式也只适用于基础建设,并以此为基点建立起有效的商业体系(环境),从而才有可能使一个国家或区域实现长久有效地良性循环。这正是经济发展由初级阶段(建国后的前几十年,特别是指改革开放以后)向构成一个庞大的经济体系过度过程中较为有效的发展模式。这也正是目前习大大(在国家经济方面)正在做的事情。
  4月16日,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分析一季度经济形势,部署落实2014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任务,并确定金融服务“三农”发展的措施,决定延续并完善支持和促进就业的税收政策。会议当天,恰逢国家统计局正式公布2014年一季度经济数据。李克强强调,当前政府要把“稳增长”作为重要任务,既要“保持定力”,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不变,又要“主动作为”,用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通过多方共同努力,确保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任务。(此段文字来源于:中国政府网)
  通过以上文字可以解读出:
  金融继续服务“三农”,延续并完善支持和促进就业的税收政策。这可以看出资金的侧重点在农业,同时也表达出资金不会偏重于(目前的)工业、商业。而话外之音在于,原本每年的资金投入都会着落在农业身上,而这次的强调更明显地是在表达“不想侧重在其它行业身上”,这才是关键。不会偏重不等于对工业、商业不进行鼓励或控制其发展,而是通过“稳增长”和“保持定力”来表达对今年经济发展的一个态度,即谨慎对待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因为政府要通过“保改革、调结构”来改变目前的经济发展模式。从而可以看出,至少在短时间内国家不会出台强刺激政策,因为要保留更多的力气(资金)用到更该用、更值得使用的地方,至少目前还不是时候。
  联想起阿里巴巴去年直到今年的一系列动作以及类似于腾讯等公司的举动可以预测得到,目前中国的金融体系、商业体系正在进行更符合国际的做法,以促使高端企业更好地发展。阿里巴巴只是一个例子,以后还会出现第二个第三个类似于阿里巴巴这样的企业,具有门户效应的领头羊和试验田式的高端综合性企业(即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
  “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不变”——刚看起来这两点间似乎有些矛盾,但并非如此。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指的是“促改革、调结构”从而“惠民生”等以微观刺激来逐渐实现经济的构成和发展模式的转变。也就是要谨慎决策、收紧口袋、有效花钱。这个过程是一个改变现有经济发展模式的过程,也是一个收拢资金的过程。这一举动的目的在上面的文字里已经指出,目的在于储备更多能量,一是为了国际货币战的防御巩固,二是为了经济转型后的国家经济发展投入。
  另外总理还提到:“我们有60%的人生活在中西部和东北地区,他们的年收入刚刚达到5000美元,我们需要用发展来改善他们的生活。”也就是说,对于我们这些生活在东北地区的人们,可能在今后不算太长的一段时间内就会感受到生活品质的提高和改善。我想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好消息。但这不是重点。重点在于,面对国家领导人说出的这句话,面对这种改善有可能会带来原本外流的人口回归本地就业的现象。那么,作为西北、东北地区各地的官员和商人们,你们准备好了吗?
   
   
   
   
   
   
   https://www.houmen.com.cn/thread-0591119-1-1.html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从“微刺激”到未来经济之猜想